北京多措并举创建绿色工厂2.0版推动“中国制造”低碳发展

时间: 2022-07-27 08:18:20 浏览次数:238

7月13日晚上,北京亦庄新城凉水河公园,今年最大的超级月亮吸引众多市民驻足、拍照,小河、绿地、大风车(风力发电机),让人仿佛置身某个旅游小镇。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看到,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快递车、无人零售车,在北京经开区的大街小巷穿行;一个个工业科技园区,被绿地、水系环绕;而屋顶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系统也正在普及。雨水回收,中水利用,能效升级,绿电引入,低碳产业转型,这一切正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趋势。

随着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立,北京制造业按下低碳发展的快进键。前不久公布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制造业绿色低碳行动方案》)更是定下创建15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的目标。制造业领域多条路径的绿色低碳发展正在擎起北京绿色工厂的2.0版。

节能用能:企业自己的加减法

7月14日的北京云淡风轻,气温冲高到36.5℃。然而,对于光伏太阳能来说,却可以施展抱负。坐落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北京经开区)的北京森特股份集团研发大楼正在用自己的分布式光伏发电,享受着室内的夏日清凉。

我脚下踩的正是建筑光伏一体化产品,不光可以发电,还能够起到保温、隔热、防风、防渗漏等作用。该集团工作人员踩着正在运行中的太阳能光伏板,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

森特股份集团总部楼顶铺设的光伏太阳能发电面板。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杜锟航 摄

到目前,已经建成0.3兆瓦的光伏发电系统,并且并网投入运营,基本解决了公司总部三分之一的办公用电,待全部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建成后,其能效优势将进一步提升。森特股份集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就在森特股份集团屋顶光伏建设的同时,3公里之外,锋创科技园也把低碳发展列入重要议题。2021年8月,这座园林式的特色科技园与入园企业合作,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锋创科技园联席总裁赵建东告诉贝壳财经记者:锋创科技园占地7万多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占50%。绿化用水采用循环系统,每年节省56%的用水量。是北京经开区率先利用屋顶空间部署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产业园区,每年自发电量近100万度,解决园区约12%能耗需求。

锋创科技园绿化率达到50%,园区内绿意盎然。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杜锟航 摄

贝壳财经记者看到,这个园区由31栋楼组成,红色的楼体与园区内大面积的绿植,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形成鲜明对比。树荫下,小桥、流水和喷泉,让人们在夏日的酷暑体会到难得的凉爽。

如果说,挖掘内部潜力,向太阳要绿能在北京多个工厂、园区已经成为常规选项,这是做清洁能源加法的话,那么不断压低生产用能,提高用能效率则成了工业企业正在进行的一个减法。

过去五六年,北京奔驰生产单车的能耗下降40%左右,2017年就已经获得‘绿色示范工厂’称号。北京奔驰技术维护运营三部总经理郑大元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早在7年前,我们就开始投入EMS(数字化能源计量系统)和BMS(设备智能化自控系统),在准确测得一个厂房、工区的环境条件后,进行智能控制调节,实现用电、用热、用水的最大节约。

低碳发展:园区建设的路线图

其实,多年前低碳发展早已在以北京经开区为龙头的北京市的不同行业、领域开始实施。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低碳发展在各大园区、企业迅速形成共识。

2021年初,北京经开区金风科技亦庄智慧碳中和园区就从北京绿色交易所领取到中国首张可再生能源碳中和证书。根据核查报告,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在2020年自发自用电量不计入碳核查范围的基础上,其他所有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总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合11937吨二氧化碳当量,整个园区实现碳中和。

据新京报当时的报道:2020年全年,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总用电量1573万度,其中使用金风科技自有风电机组和光伏设备发电量482万度,剩余电量购自电网。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与园区用电负荷存在时间差异,新能源电量得以返送电网消纳的情况下,加上自发自用绿电,园区总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近50%。同时,通过各项技术实现节能,提高能效,也对实现碳中和园区具有突出贡献。目前,依托节能技术和能效平台,园区年节约用电量达到60万千瓦时,总碳排放量减少426万千克。

事实上,北京经开区在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框架下提出2030年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同时提出实施碳减排专项行动计划,强化碳排放源头管控,严格控制高能耗行业快速增长,制定产业碳排放准入门槛,在项目入区、项目立项、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等环节明确碳减排目标。塑造零碳能源供应体系,推动区内分布式光伏、风电、地热等项目落地,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150兆瓦以上,新增分散式风电装机规模40兆瓦以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45%以上。加快与北京市电力交易中心对接,提高区内绿电使用比例。试点开展净零碳工程,鼓励企业建设零碳工厂和零碳车间,打造零碳产品。

多年来,北京经开区创建管理体系、激励体系及绿色金融完善园区管理,制定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洁生产管理办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建筑、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实施意见》,创新实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危险废物豁免管理实施方案》等,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降低固体废物的产生,切实提高区内危险废物循环利用水平,有效降低建筑领域固体废物的产生强度。

据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经开区已陆续完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循环改造示范园区、国家级绿色园区、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无废城市等示范试点建设。2019年入选国家11+5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并于2020年底完成核心指标以及24项试点期阶段性任务。今年4月,北京经开区凭借着试点期间建立的一系列无废模式,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入选十四五时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的国家级经开区。

在绿色制造体系上,北京经开区通过园区+供应链+企业模式,聚焦产业、突出重点,着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鼓励区内企业通过集约厂区设计、优化用能结构、建立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机制、开发生产绿色产品等途径建设绿色工厂。

前不久公布的北京市《制造业绿色低碳行动方案》则提出,落实十四五时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要求,立足制造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本市科技创新优势,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能源结构优化和资源能源高效利用为重点,以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提升为抓手,以绿色低碳管理服务长效机制为保障,逐步构建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与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相互促进、深度融合的现代化产业格局,形成促进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北京经验。

路径探索:走向未来的通行证

北京市《制造业绿色低碳行动方案》还就十四五期间的制造业绿色发展主要指标和任务目标: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要超过12%,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降低率达到20%左右。

郑大元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从2014年开始,北京奔驰就开始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屋顶光伏发电系统面积约20万平方米,年发电量可达到3000万千瓦时。

2021年,北京奔驰采取了致力于最终实现碳中和的全面措施,不仅成立了碳中和委员会,还制定了碳中和战略规划以及碳中和四步走行动方案。

碳中和四步走的行动方案涵盖:降低碳排放总量、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效率,持续节能降耗的深度挖潜;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地源热泵等技术应用,提高自制绿色能源占比;通过外购绿色电力进一步抵消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对于生产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碳排放,北京奔驰将通过参与国内的碳补偿项目来进行抵消。2021年,北京奔驰即落实了四步走行动的重中之重——参与全国绿色电力交易,成为北京市首批购买绿电企业,购电量高达3300万度。公司还设定年度单车能源消耗目标,将其分解至月度能耗目标,每月追踪、年度考核;制定单车能耗2030路线图,助力碳中和路线落地。

贝壳财经记者发现,北京奔驰的四种做法已经成为多家企业不约而同的低碳之路。

2021年北京经开区金风科技、施耐德、松下电气、亦庄置业和京东方光电5家企业纳入第一批碳中和试点项目,而十四五期间将试点完成20个以上碳中和项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年度绿色发展资金支持政策》则对低碳项目给予了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奖励。

据悉,自2014年起经开区管委会就设立了环保专项资金,每年根据当年环保重点工作调整具体支持方向和支持标准。自2019年开始,资金名称由环保专项资金更改为绿色发展资金。截至2021年,该资金累计支持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等项目455个,支持资金达2.86亿元。

根据贝壳财经记者梳理,从2017年开始,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6批绿色工厂,北京达96家。其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31家。此外,该区5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绿色供应链,园区重点企业100%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要求到2025年,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显著提高,节能提效工艺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

产业转型:适应时代的大课题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森特股份集团是一家在建筑金属围护系统深耕20年的企业,北京大兴、成都天府、香港等多家机场都是其服务项目。工程业绩累计超过3000个,建筑面积累计达20000万平方米,涵盖了机场、火车站、会展中心、商业展馆、文体场馆等公共建筑,以及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电器、物流、机械、电力、化工冶金等工业建筑。此外,该集团还在噪音、土壤与地下水、地质灾害与矿山治理方面,享有行业地位。

与低碳产业转型相比,传统产业的低碳化升级同样重要。

按照北京市的整体部署,目前正在形成两个国际引领支柱产业、四个特色优势的‘北京市智造’产业、四个创新链接的‘北京市服务’产业以及一批未来前沿产业,构建2441高精尖产业体系,打造高精尖产业2.0升级版。

两个国际引领支柱产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医药健康产业;四个特色优势产业为集成电路产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智能制造与装备产业、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四个创新链接产业为区块链与先进计算产业、科技服务业、智慧城市、信息内容消费业;一批未来前沿产业为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碳减排与碳中和、前沿新材料、量子信息、光电子、新型存储器、脑科学与脑机接口等。

制造业的绿色低碳升级一方面调整了产业结构,使之更加适应未来,同时也使得现有优势产业通过优化流程、提高工艺,实现了质的飞跃,让中国制造在保持低碳方向的同时更加具有含金量、竞争力。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白华兵 张冰 吴婷婷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付春愔

  非常感谢您读完蓝港网络的这篇文章:"北京多措并举创建绿色工厂2.0版推动“中国制造”低碳发展",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我们公司提供:网站建设、网站制作、官网建设、SEO优化、小程序制作等服务,欢迎联系我们提供您的需求。

标签:

Copyright © 常州蓝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17479号-1